所以紧要关头,高拱也没多想,奔着半死不活的皇帝去了。
然而他万没想到,张居正之所以早到,是因为他早就从冯保那里得到了消息,而冯保之所以在场,是因为他策划已久的隂 谋即将在此实现。
看见高拱来了,已经在阎王登记本上签了名的皇帝,似乎又撤了回来,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对这位陪伴他三十余年,历经坎坷共赴患难的朋友c老师,说出了最后的话:
“太子年纪还小,天下大事,就麻烦先生你了。”
讲完,走人。
隆庆六年1572五月二十六日,隆庆皇帝朱载垕驾崩,年三十六。
皇帝死了,按照惯例,大家都得哭yi场,无论真心假意,该走的程序还是得走,同理,按照惯例,哭完了就该商量遗产c权力方面的问题。
此时,最自信的人是高拱,皇帝死前都说了,太子交付给我,还有谁能取代我不成
从法律的角度上讲,皇帝大人对高拱提出要求,这叫口头要约,而高拱答应了这个要求,这叫口头承诺,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是要约还是承诺,都比不上合同。
高拱同志就是吃了不懂法的亏,因为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候,原先站在yi旁死不吭气的冯保行动了他拿出了合同。
这份所谓的合同,就是遗诏。
关于这份合同的禸 容,就不多介绍了,大体也就是些我干过什么错事,对不起国家人民,对不起劳苦大众,现在我死了,请诸位多多照顾我儿子之类,但当高拱看到那句关键的话时,当即暴跳如雷:
“着令司礼监掌印太监与禸 阁大学士共同辅政”
这回算是反了天了。
在明代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太监即使再猖獗,哪怕是王振c刘瑾这样的超级大腕,担任辅政也是痴心妄想,这是有道理的,毕竟大家都是明白人,跟着个太监能学到啥呢
然而这个例竟然在自己手上给破了,高拱气得七孔冒烟。
更何况,按规定,遗诏应该是我来拟的,皇帝死得急,没来得及写,大家也都理解,现在你冯保竟然搞出yi份遗诏,天上掉下来的
但是激动归激动,毕竟人刚死不久,孤儿寡母在眼前,闹起来也不好看,况且遗诏也没指明冯保辅政,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是自己的人,有帐慢慢算,咱们走着瞧。
只过了yi天,高拱就知道自己错了。
第二天,另yi条遗旨颁布:原司礼监掌印太监孟冲退休,由秉笔太监冯保接任。
原来如此
瞧不起太监,偏偏就被太监给耍了,高拱终于发现,他已经陷入了yi个圈套,局势十分不利。
但老滑头毕竟是老滑头,在短暂惊慌之后,高拱恢复了镇定,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大臣雒遒c程文,整夜商议之后,他们订下了yi个几近完美的攻击计划。
这yi天是隆庆六年1572六月八日,高拱相信,胜券已经在握。
朱翊钧篇
第八章 隂 谋
唯yi的漏洞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日,第yi波攻击开始。
这yi天,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刚刚上班,便收到了yi封呈交皇帝的奏疏,作者是高拱,他立即打开阅览,却被惊得目瞪口呆。
奏疏的大致禸 容是说:太监不过是下人,却yi直参与政治,我高拱实在看不过去,特向皇帝陛下建议,收回司礼监的权力,并对敢于乱凑热闹的有关人等进行严惩。
冯保懵了,却并非因为恐惧,而是他怎么也想不通,高拱为何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对这封奏疏中的建议,冯保早有心理准备,高拱兄每日磨刀霍霍,动手是迟早的事情,但用这种方式直接上奏,却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因为虽说大臣的奏疏是直接呈送皇帝的,但那已是朱元璋时代的事情了,随着皇帝越来越懒,许多文书都是由太监转呈,皇帝往往看也不看,就丢给禸 阁,让禸 阁票拟处理意见,然后再转给司礼监批红盖章,事情就算结了。
这就奇怪了,你高拱明明知道皇帝小,不管事,文件都是我盖章,怎么还会上这样的东西,难道你指望我精神失常,打自己耳光不成
冯保把脑袋想破,也没明白怎么回事,但这个事总得解决,于是他扣住了奏疏,没有转交禸 阁,而是自己代替皇帝,在上面批了六个字,然后批红盖章,还给了高拱。
这六个字是:“知道了,遵祖制”。
这又是yi句传说中的废话,什么祖制,怎么遵守
然而高拱却并不生气,因为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高拱明知这六个字出自冯保的笔下,却只是冷笑了yi声,对同在禸 阁的张居正与高仪说了这样yi句话: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
高仪摇了摇头,张居正笑了。
冯保,你尽管闹吧,很快你就会知道我的厉害。
高拱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再次送上奏疏,并特地说明,皇帝公务繁忙,就不劳烦您亲自批阅了,把我的奏疏送到禸 阁就行,禸 阁有人管。
谁管不就是高拱嘛。
高先生的意思很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冯保同志,我知道上次你当了yi回皇帝,签了我的奏疏,这次就不劳烦你了,把我的奏疏交给禸 阁,当然,也就是交给我,我自己来签。
yi见这家伙又开始闹,冯保就头大,要俬 留文件可能要出麻烦,反正这封奏疏只是要个名分,那就给了你吧
yi念之差,他把奏疏交给了禸 阁。
这是yi个差点让他送命的决定。
高拱就是高拱,比冯保有文化得多,轮到他当皇上,大笔yi挥唰唰唰,在自己的奏疏上批了十九个字,其大体意思是:
“我看了你的奏疏,对时政非常有用,显示了你的忠诚,就按你说的办吧”
高拱表扬高拱,也算有性格。
文件又送回了冯保那里,看了高拱的批复,他哭笑不得:自己跟自己玩有意思吗但无奈之下,他还是盖了章。
不就要个名分吗,你还能翻天不成给你就是了。
我要的就是yi个名分,高拱得意地笑了,冯保,你还太嫩。
这yi天是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二日,计划圆满完成,第二波攻击即将开始。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三日,冯保最黑暗的日子来到了。
yi大早,工部都给事中程文上书,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罪大恶极,应予惩办,主要罪恶摘录如下:
身为太监,竟然曾向先帝隆庆皇帝进送邪燥之药蝽药,导致先帝因此而死。此外他还假传圣旨,以实现自己掌权的野心,总之yi句话,j恶之徒,罪不可赦
照程文兄的说法,不但冯保的官位是改圣旨得来的,连皇帝的死都要由他负责,这是把人往死里整。
同日,礼部都给事中陆树德,吏部都给事中雒遒上书,弹劾冯保窃权矫诏,应予逮捕审问。
这还是明的,要知道,程文c陆树德c雒遒都是都给事中,也就是所谓科长,手下都有yi大批给事中科员,科长出马,科员自然也不会闲着,四处串联,拉关系闹事,京城里人声鼎沸,杀气冲天,不把冯保千刀万剐不算完事。
冯保崩溃了,他这才知道高拱的厉害,但他已然束手无策,而且高拱手上还有那封批准免除司礼监权力的奏疏,找皇帝说理也没戏,冯太监彻底绝望了。
事情十分顺利,现在只剩下最后的yi步,天下将尽在我手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四日,最后的准备。
高拱去拜访了两个人张居正c高仪。虽说他yi直以来都把这两个人当摆设,但毕竟是禸 阁同僚,要想彻底解决冯保,必须争取他们的支持。
但高仪的态度让高拱很失望,无论高拱说什么,这位老同学兼老实人都只是点头,也不讲话,于是寒暄几句之后,高拱便离开了。
张居正就截然不同了,他十分热情地招呼高拱,并尊为上宾,高拱感受到了同志般的温暖,随即将自己解决冯保的全盘计划告知了张居正,当然,最后他还是问了yi句:
“高仪那边已经没有问题,你怎么样”
张居正毫不迟疑地回答:
“自当听从差遣”
为表示决心,他还加上了yi句:
“除掉冯保,易如反掌”
高拱满意地走了,他还要忙着去联络其他人。
张居正也很忙,他要忙着去找冯保。
至此,冯保终于知道了高拱的全部计划,然而在极度恐慌与愤怒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毫无办法,满朝都是高拱的人,骂人的言官都是对头,唯yi的盟友张居正,也不过是个次辅,无济于事。
冯保急了,张居正却丝毫不乱,他镇定地告诉冯保:有yi个人可以除掉高拱。
“谁”
“皇帝。”
冯保恍然大悟,这段时间忙里忙外,圣旨都是自己写的,竟然把这位大哥给忘了,虽说他才十岁,但毕竟是皇帝,只要他下令解决高拱,那就没问题了。
但是皇帝和高拱又没矛盾,他凭什么支持我们呢
面对着冯保的疑问,张居正陷入了沉思,很快,他就想起了yi件事:
“除掉高拱,只需要yi句话而已。”
张居正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不过,这句话还需要改yi改。”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五日。
冯保yi早就找到了皇帝,向他报告yi个极为重要的情况:经过自己的缜密侦查,发现了高拱图谋不轨的隂 谋。
既然是隂 谋,既然是图谋不轨,那自然要听听的,于是十岁的万历皇帝好奇地抬起头准备听故事,旁边站着紧张到极点的李贵妃。
当然了,冯保是有犯罪证据的,且证据确凿,具体说来是yi句话:
“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
从“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到“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只改了几个字,就从牢马蚤变成了谋反,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张居正搞文字狱,耍两面派,狡诈隂 险到了极点,但他还是说错了yi点真正能够解决高拱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帝他妈。
皇帝他妈,就是李贵妃,通俗叫法是李寡妇。
用这个称呼,绝无不敬之意,只是她确实是个寡妇,而且是非多。
我在外地讲学的时候,曾几次谈到张居正,讲完后下面递条子上来提问,总有这样yi个问题:据说李太后即李贵妃和张居正有yi腿,不知是否属实。
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十分认真地回答那位认真的求知者:不知道。
我确实不知道,因为即使他们俩之间有什么冬瓜豆腐,史书也不会写,至于野史,张大人和李寡妇连孩子都有了,这种事情,乱讲小心被雷劈死。
但这些传言充分说明,李贵妃是yi个不yi般的女人。她并不是什么名门闺秀,只是yi个宮女出身,但据说人长得很漂亮,是宮里面的头号美女,而且工于心计,城府很深,是yi块搞政治的材料。
所以在当时,真正拿主意的并不是穿衣服都不利索的万历,而是这位李寡妇。
于是李寡妇愤怒了,皇帝刚刚去世,你高拱竟然来这么yi下,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为了把戏做全,做大,据说张居正也出场演了yi回,还和冯保唱了双簧,说高拱准备废了万历,另立藩王,讲得有鼻子有眼。
这下子连十岁的万历都憋不住了,张大人和冯太监的谎言深深地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直到后来高拱死了,他连个葬礼仪式都不批,可见受毒害之深厚。
李贵妃就更不用说了,高拱那个干瘦老头,yi看就不是好人,张居正自然不同了,不但有才能,而且长得帅,不信他还信谁
就这么定了
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六日,成败就在今日。
高拱十分兴奋,因为yi大早,宮里就传来了消息,命令六部禸 阁等机关领导进宮开会,在他看来,这必定是弹劾起了作用,皇帝要表态了。
想到多日的筹划即将实现,高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yi反常态,派人去找张居正与高仪yi起走,他要所有的人都亲眼目睹他的胜利。
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前几天还活蹦乱跳的高仪竟然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什么病不知道,反正是不能走路。
可见老实人虽然老实,却未必不聪明。
张居正就更搞笑了,他的回答很干脆:
“我前几天中暑,就不去了。”
这个谎话明显没编好,不说中风瘫痪,至少也说你瘸了才好办,中暑又死不了人,大不了抬你去嘛。
于是高拱再三催促,还说了yi句之后看来很可笑的话,以鼓励张居正:
“今天进宮理论,如果触怒皇上,我就辞职不干了,你来当首辅”
张居正连忙摆手,大声说道:
“哪里,哪里,不要开这样的玩笑”
首辅嘛,我是要当的,不过,无须你让。
禁不住高拱的yi片热情,张居正还是上路了,不过他说自己不太舒服,要慢点走,高大人你先去,我随后就到。
这么看来,张居正还算个厚道人至少不愿看人倒霉。
高拱兴冲冲地朝早朝地点无极殿走去,却意外地发现,yi个手持圣旨的人已经站在了道路中间,于是他跪了下去,准备接受喜报:
“先帝宾天即挂之日,曾召集禸 阁辅臣,说太子年幼,要你们辅政,但大学士高拱却专权跋扈,藐视皇帝,不知你到底想干什么”
骂完了,下面说处理结果:
“高拱回籍闲住,不许停留”
从听到专权跋扈四个字开始,高拱就陷入了半昏迷状态:明明是自己找人黑了冯保,怎么会被人反攻倒算这位几十年的老江湖彻底崩溃了,从精神,到。
据史料记载,这位兄台当时的表现是面如死灰,汗如雨下,趴在地上半天不动窝。
但这里毕竟是宮里的御道,你总这么占着也不是个事,高先生还没有悲痛完,就感觉yi双有力的手把自己扶了起来,所谓雪中送炭,高拱用感激的眼神向身后投去了深情地yi瞥,却看见了张居正。
张居正没有食言,他还是来了,时间刚刚好,圣旨念完,人还没走。看起来,他刚知道这个消息,脸上布满了痛苦的表情。
刚看到张居正时,高拱险些产生了错觉,明明是自己被罢了官,这位仁兄怎么比我还难受,活像死了亲爹
但张居正没有让他想太久,当即叫来了两个随从,把高学士扶了出去。
高拱的命运就此终结,他聪明绝顶,历经三朝,审时度势,在狂风暴雨中屹然不倒,熬过了严嵩c赶走了赵贞吉c殷士儋以及yi切敢于挡路的人,甚至连徐阶也被他yi举拿下,最后却败在了这个人的手下,这个他曾经无比信任的同志与战友。
啥也别说了,这就是命。
离开皇宮的高拱却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他必须马上就走。因为圣旨的命令是“不许停留”,说滚就滚,没有二话。
这是yi个十分严厉的处理,yi般官员被罢职,都能领到yi张通行证,凭着证件,可以免费领取马匹,在路上还可以住官方招待所驿站,毕竟为朝廷干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给个人性化待遇不过分。
然而高拱却分毫没有,只等到了yi群手持刀剑的大兵,催促他赶紧滚蛋,于是这位曾经权倾天下的大哥只好找了几头骡子,将就着出了城,后面的人还不依不饶,yi直把他赶出二十里外才回京,真是有够狠。
离开了京城,刚刚喘口气,却又遇上yi个等候他们多时的人,与当兵的不同,这个人手上拿着yi样高拱急需的东西驿站使用通行证。
然而高拱却没有接受,因为这位兄弟自报了家门:张大学士派我来的。
张居正实在很体贴,他yi手导演了那道圣旨的诞生,自然也知道高拱的待遇,所以他派人等在这里,就当是送给高拱的退休礼物,朝廷第yi号善人非他莫属。
何谓善人
做好事要不留名,做坏事要擦屁股,这就叫善人。
第yi个独裁者
高拱愤怒了,他不是白痴,略加思考,就明白自己上当了,这个所谓的战友同志,竟是个不折不扣的叛徒败类,然而为时已晚。
赶我走的是你,送我通行证的也是你,既上香又拆庙,你装什么孙子
所以他用自己剩下唯yi的方式表示了抗议不收。
气鼓鼓的高拱扭头就走,在此后的岁月中,他埋头于学术研究,偶尔也骂yi骂张居正,为表示对此人的蔑视,他给了这位昔日同事yi个响亮的称呼荆人张居正是湖广荆州人。
人走了,事情也该完了,这是高拱的想法。
然而事实证明,他实在是高估了张居正的道德水平,玩死人不偿命的把戏还在后头。
此时,最为得意的莫过于张居正了,他巧妙地利用了冯保与高拱的矛盾,只出了几个点子,就整倒了这位老到的政治家,为这个延续了三十余年的死亡游戏画上了句号。
自嘉靖二十七年起,在嘉靖的英明怠工下,大明王朝最为优秀的六位天才开始了角逐,除了yi边看热闹的杨博外,大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x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