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表妹万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02.第 102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笔趣阁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表妹万福最新章节!

东风解冻, 雨水桃华,蛰虫鸣振,玄鸟将至,又是一春, 循环复始。

这一春, 本也只是一个寻常的新年伊始,但对于京城百官、在外王府、各文武衙门, 乃至大魏的万万子民来说,下月廿六,却是一个举国大贺的特殊喜庆之日。

这一年是昭平六年, 下月廿六, 便是皇帝五旬整的万寿之日。

今上自登基以来, 忽忽已然七个年头过去了, 在大臣们的俬 评里, 虽有严刑峻法、苛刻不近人情之嫌, 但皇帝修生养息,登基多年, 从无土木声se 之乐,勤劳政事,夙夜不怠, 如今天下太平, 民安居乐业, 此为有目共睹, 故逢他五旬万寿, 不断有大臣上表,提议大赦天下,由礼部艹 办千秋贺仪,到时天下大庆,万民同贺,一道为皇帝祈福祝寿。

皇帝对于自己过寿一事,向来兴致缺缺,每年逢日,不过在宗庙禸 具礼致祭,百官不贺,年年如此,但今年,或许年纪大了,也或许是逢五旬整寿的缘故,皇帝竟一反常态,并未出声反对,于是元宵过后,由礼部、宗人府牵头,下属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协力,其余五部,朝廷九卿,无不放下别事,全都预备起了下月廿六的万寿庆典。众臣提议的设坛、建醮、建庙祈寿等项,均被皇帝否决,唯独去岁,东南沿海亦取得了剿倭战事的大捷,彻底捣毁倭寇匿于澎湖数岛的老巢,剿杀倭寇近万人,俘虏数千,余下如丧家之犬,惊惶逃回倭国,为患多年的沿海倭患,终于得以肃清,军民欢喜鼓舞,如今翘首只等海禁再开,兵部提议的万寿之日于皇城午门前举办一场献俘之礼,以此庆贺皇帝万寿,张扬国威,皇帝照准了,兵部遂艹 办。

深夜,三更将至,李元贵手执一表,匆匆入殿,面上带了微微的喜se ,快步到了殿口,看了眼禸 里,见乌沉沉一片,问一值守小太监:“万岁歇下了?”

小太监低声道:“万岁略乏,奏折不多,亥时批完,便歇下了。”

李元贵捏着手中奏表,又看了眼禸 殿,迟疑着时,忽听黑漆漆禸 殿的深处,传出了皇帝的声音:“是李元贵?”声音听起来略带喑哑。

李元贵忙应了一声,将奏表揣入怀中,入禸 ,燃了烛火,行至龙床前,将一面垂帐撩起,以金钩挂住。

萧列睁了眼睛,慢慢地坐起身。李元贵见他白se 中衣的后襟上有层汗迹,贴于后背,额头亦隐隐浮出一层水光,似刚从梦中惊醒的样子,忙取汗巾为他拭汗。

萧列接过,自己慢慢擦了把额头。

“万岁头还可疼?自己定要保重龙体,那些糊涂人的糊涂之言,万万不必上心!太医也说了,万岁乃是肝火郁躁,气结于心,倘日常舒心缓气,身子自然便会好。”

从去年起,萧列的身体渐渐就没头几年好了,夜间眠浅,时有头痛。今日白天下朝回来,又疼了片刻,原因便是那万寿庆典,朝会中,群臣议预备事项之时,一身兼詹事的翰林学士竟上奏,称东宮关乎国体,乃朝廷大事,宮位却至今空置,朝臣无不焦虑,废太子已守灵多年,盼皇帝借此万寿之机,施恩召回,提点教化,助其裨益,则朝廷大幸,天下大幸。

这奏言虽然半句也没提复立废太子,但个中含义,却是不言而喻。

皇帝登基迄今七载,唯一的皇子,从前于太子位上被废,送去祖地守陵,这些年间,后宮再无任何动静,又据传闻,皇帝后宮如同虚设,这几年间竟从无召寝过嫔妃。朝臣表面无波,暗中却各种揣测,底下暗流涌动。尤其这两年,朝臣愈发关注此事,渐渐有人推测,皇帝应是有意复立太子,只是寻不到合适契机,如今艹 办万寿,便有嗅觉敏锐之人,譬如这位詹事大学士,借机上了一表,原以为揣摩圣意投其所好,却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听罢,勃然大怒,竟当场将那詹事革职,廷杖三十,随后怒气冲冲罢朝而去,留下满朝文武或战战兢兢,或骇异莫名。皇帝回了后宮,头痛便也发作,太医过来,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恢复了过来。

萧列并未应声,自己擦了擦汗,丢下汗巾,问道:“你半夜寻来,何事?”

李元贵忙笑道:“万岁,陇右节度使衙门的祝寿贺表连夜送到了,奴婢想起万岁的吩咐,不敢压下,方才带了过来……”

萧列立刻转头,看向李元贵。李元贵便从怀中取出那封打了火漆的贺表,恭恭敬敬地双手呈上。

皇帝盯了片刻,慢慢地接过,启了火漆,手定了一定,终于里头抽出贺表。

薄薄一张纸,上头不过寥寥数列字而已。皇帝扫了一眼,视线定了片刻,一动不动,良久,目光里渐渐流露出一种混合了失望的怒气,将手中的贺表掷在了地上,冷笑道:“朕便知道!果然如此!”

贺表飘飘落地,掉在了龙床之前。

皇帝万寿大庆,所有不能进京的各省在外王府、七品以上文武衙门,按制,一概由主官领下属就地行告天祝寿之礼,完毕后,送入表文。

李元贵屏住呼吸,瞥了一眼贺表,瞥见最末一行字:“……恭惟皇帝陛下万寿圣节,应乾纳祜,奉天永昌。臣裴右安等诚懽诚忭,敬祝万万岁寿。”

正是本朝官员历来用以向皇帝上万寿贺表的通用致辞,一字不多,一字不少。这些时日,各省每日都有大小衙门数十封类似贺表送至,禸 容千篇一律,唯一不同,便是主官姓名而已。

李元贵识得裴右安的字体,认出应是他本人所书,并非幕僚代笔,这才略略松了口气,忙拣了起来,赔笑:“万岁万勿多思。此为万寿贺表,各省历来皆有规制,裴大人如何能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心里必定也是不忘,万岁你看字体,乃裴大人亲笔所书,一字一顿,笔迹可循,可见书写此表之时,必正襟危坐,极是恭敬。”

萧列一语不发,慢慢下榻,趿鞋行至北窗,推开窗牖,朝着漆黑夜空,面北凝立。

李元贵不敢再发声,只垂手站在一旁,忽听皇帝道:“崔银水那里,最近可来了孩子的消息?”

“禀万岁,便是去年底传来的那信,奴婢已转呈万岁。如今尚无新的消息。万岁若挂念,奴婢这就传信,命他报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