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峨眉祖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八百五十八章 山河踏遍天暮老(五)君须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先生看着这士子:“你说的不错,无小家岂有大家,天下是无数小家汇聚成的大家,而当大家有难,人人皆回护小家,那么,这天下还有大家吗?”

“敕,我问你,聚散流沙,千里沃土与千里黄沙的区别在哪里?”

士子答:“黄沙不可耕种,沃土可养四方。”

先生开口:“还有呢?”

士子一时陷入思索,直道:“还有?”

他不明就里,而这个时候,“涉”开口了。

“聚散流沙,千里黄沙粒粒皆尘,然而汇聚起来,却如流水般松散,难以哺育生灵;而沃土分开,仔细碾碎,也不过一片尘埃,但却可以养育天地众生,这正是差别之所在啊。”

“无数小家就如同黄沙,若无忠义化水,黄沙如何成土?到头来大风吹去,无数小家如那漫天尘土散去,而沃土则不然,大风吹过依旧如故,这正是道理所在啊,忠义为何能凌驾于孝之上,便是如此!”

“黄沙如小家,忠义如大河,只有大河存续,才能把黄沙化作沃土,如此才能养育天下!黄沙,黄河,沃土,乐土,此为天下。”

如醍醐灌顶,那士子恍然大悟,顿时面se 羞惭,而涉抬起头来,看向前面的先生。

先生十分满意,露出欣慰的笑容,此时对涉点头,随后看向所有的士子。

“君须记——!”

“无国.....便无家!”

“你们若是为官,便要切记不得锦衣玉食,忘记了人间的疾苦!”

“你们若是为将,便要切记不得纵酒疏狂,怠慢了天下的百姓!”

先生站直了身子,而书院之外,传来了喊杀的声音。

涉向着窗外望去,那有火光映入眼帘。

而先生的话没有停下,突然仰首,高声道:

“所有活着,都是存在自己的意义,没有谁是无用之人!”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涉看着这一幕,同时听见了四面八方,那些士子同样的呼喊声。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无数的士子放下竹简,从袖袍上撕下白绫,向着自己的额头绑去,他们的目光坚定,不再言谈圣人的话语,反而慷慨高歌起来。

声音浩荡,带着自亘古以来汇聚的正气,外面的杀气停止了,他们驻留在书院的大门前,没有再向着少堂中走来。

但很快,汹涌的潮水便冲了进来,有人在呵斥,有人在怒骂,同时带着剑影刀光,以最凶恶的姿态踏了进来。

那领军的人在呼喊着,似乎在对着先生说着什么劝降的话,而先生根本不看他,双目注视着身前的莘莘学子,他同样给自己帮上了白绫,而后看着诸子,言道:

“在这人生的最后,我想请诸君与我同言!”

话语落下,除去涉外,所有的士子同时重新捧回竹简,面向先生,开口,慷慨而言!

【“请先生教我——!(齐)”】

声音朗朗,如大河滔滔。

先生站直了身子,此时外面的恶灵在咆哮,他的声音化作了地狱中的厉吼,他的手中扬起了火把,那炽烈的光芒升起,将古老的读书堂给淹没。

而先生根本不看,他捧着手中的竹简,对诸子开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我将如那滚滚的黄水,一路向西方的大海而去,永远不再回来!”

他的话语落下,而此时,抽出了那柄一直不曾动过的剑!

诸士子捧着竹简,仰起头来,引亢高歌!

天外下起茫茫大雪,而那烈火熊熊,焚尽庙堂四野!

【“君不见——!(齐)”】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齐)”】

【“君不见——!(齐)”】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齐)”】

诸子开言,此时放下竹简,尽数取起宝剑。

剑光凛凛,涉看着他们,此时抬起头来,望着那位先生。

先生同样望着涉,仅仅只是在看着涉,而不是在看着其他的人。

涉站起了身子,而无数的士子都没有动,他们正襟危坐,那剑被持起,放置于双膝之上。

烈火燃烧进来,把院堂焚烧殆尽,书院开始坍塌,巨大的梁木坠下,将数位士子砸死,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仍旧笔直的挺着身子,双目圆睁,不曾动过半点!

三百尊白衣大士,说尽四百年春秋——!

涉看着先生,道:“让我入梦,让我受此一课?这就是你想要让我见到的东西?”

“我应你的呼唤而来,如今见证着你的离去,你还有遗憾吗?”

“我存世四百诸年,也看尽风霜雨雪,然而你在注视着我......你......认得我?”

涉看着先生,而先生看着涉,那双眼中带着四百年前的光芒,他那不曾垂下的头,在这一刻,终于低下去了。

俯下身子,行大礼而拜。

“圣人当面,斗胆,斗胆!万死,万死——!”

“我不曾有负圣人,我不曾有负天下人!我亦不曾.....有负道德忠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宁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篱下活!”

他行大礼,捧剑而拜,那身躯开始朦胧起来,最后化作烟云散去。

涉的双目中出现隂 阳的光芒,身后有哐啷的声音出现。

..........

睁开双眸,隂 阳的光芒褪去。

李辟尘站在书院中,这里早已破败不堪,断壁残垣,说尽曾经辉煌,又是在道那过去的苍凉。

书堂的门户早已腐朽不堪,只是轻轻推开,顿时摇晃起来,似乎随时都会化作尘土崩溃。

李辟尘见到了眼前的一幕。

屋梁折断,宝剑也染上红锈。

那三百尊白骨,道尽春秋,纵然四百年过去,也不曾躺下。

在前方,一尊白骨站着,手中持着宝剑,直到李辟尘进来,此时,似乎有一道清风吹过。

于是那白骨......轰然倒下。

只是一只手掌把他接住,好好的放置,坐在地上。

锈蚀斑驳的宝剑放置于膝上。

仙人笑起,转身关上门,飘然离去。

先生面对三百白衣,这书堂禸 ,一如四百年前模样。

光影化来,白雪纷飞,那大雾吹过,似乎又回到了过去的光景。

有读书的声音朗朗而传。

那不知是士子,还是白骨,亦或是仙人?

......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