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个话题,文璋看着立刻就昂扬起来。之前的那点子拘束被战意驱散了,官家。我先是在福建的县里干财务。后来调动到庆元府搞土改,之后到了淮西搞清理田亩,以及给清理运河搞后勤。每次考绩都是优等,而且在这八年里面,我挤出每一点时间学习。已经在培训班里面完成了大部分高中课程。我的学历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年龄,我31岁做知州,说明我现在年富力强。我本就是江西人,对于江西的情况更容易入手。李庭芝没有完成的土改,我一定会全力推动。
嗯。赵嘉仁简单的应了一声。现在选人是吏部的工作,这里面包括大量的平时考察。文璋能够被选出来,吏部本身也有给赵嘉仁说明。江西土改和两淮的土改是北伐的前提,这两地现在就是需要敢闯能闯的人去推动。
见到赵官家如此冷淡,文璋继续说道:官家,我见识到国家几乎破灭之后,加上这么久的工作,深知土改的重要性。打仗,搞建设,靠的就是有钱有粮。江西产粮,只要完成土改。便是税收没以前多,至少能征兵了。
没以前多赵嘉仁抓住了里面的关键。
是的。根据土改的总结会议,土改之后的农村,出售的粮食普遍没有以前多。文璋大声答道。
听着有点心虚的回答,赵嘉仁心里面偷着乐。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很可爱。要是老油条,他们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先把对他们不利的禸 容说出来的。只有在赵嘉仁询问的时候,他们才会把之前的会议禸 容拿出来证明他们并非不努力。
文璋继续说道:官家。种地的百姓这几年终于能吃个饱饭,虽然都要签署统购统销的合同,大家还是尽量留够自己吃的粮食。他们赚钱是靠在农闲的时候到附近的工厂林场饲养场干活赚钱。所以粮食产量增加了,供应给城市的量增加的有限。主要还是从国营的农场以及产粮地提供粮食。
江西就是产粮地。赵嘉仁补充道。他之前没有强令在江西土改,就是因为江西是非常重要的产粮地。还是能以每石大米两贯交钞的价格卖粮的产地。土改固然重要,若是在折腾的时候让粮食供应受到重挫,大概是得不偿失。
官家,我对那些产粮大户有想法。
文璋报告完了工作规划,就离开了赵嘉仁这里。赵嘉仁看了看办公厅的书记员,他们已经完成了记录工作。现在速记工作需要大量人员,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记录的禸 容自然是各个会议,那些重要的报告。至于赵官家和官员的会面,更是要全面记录。
如果文璋知州最后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他的话,在未来就会有太多材料证明他之前吹了什么样的牛皮。
对于吏部推荐的文璋,赵嘉仁心里面也有些意外。文璋是文天祥的三弟,现在不少人都在批评文天祥。这位会不会遭受池鱼之殃然而吏部既然这么做了,赵嘉仁也愿意让吏部积累经验,承担责任。成长总是需要代价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0 x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