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品寒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上品寒士第132部分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至新亭大约是辰时三刻,来得早,此地空寂无人,慕容钦忱带着小仲渝上到半山亭玩耍了一会,姑孰方向不见有人来,建康那边倒是有很多车马陆续来到,这都是来迎接会稽王司马曜和冀州刺史陈艹 之的官员

慕容钦忱不愿和这些人在新亭一起等候,便命婢仆扈从再往老盛店方向前进,行出数里,小仲渝看着骑马的扈从也闹着要骑大马玩,慕容钦忱心中一动,便下了车,她惯常骑的那匹胭脂马也跟在车后呢

慕容钦忱骑上胭脂马,小仲渝在边上跳着脚叫:“骑马马,骑马马,抱,抱,娘亲抱”

萨奴儿将小仲渝抱起放在胭脂马前鞍,慕容钦忱一手执缰,一手半抱着小仲渝,小仲渝已经兴奋地叫着:“驾,驾”

胭脂马轻快地小跑起来,萨奴儿和十余个陈氏俬 兵赶紧策马跟上,听得前面的小仲渝兴奋地锐声尖叫,像竹哨一般。

又行出三四里,来路出现了军士和车马,当先的军士喝道:“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一名陈氏俬 兵上前道:“我等是冀州陈刺史家人,前来迎接陈刺史。”

军士还未答话,刘牢之纵马上前,喝问:“何人拦道”

萨奴儿一看是刘牢之,招呼道:“刘将军,是我们,来接陈刺史的。”

刘牢之见是慕容钦忱,赶紧抱拳施礼,说道:“陈刺史就在后边”

早有军士去报信,片刻后,陈艹 之从长长的车马队列中越众而出,奔至近前飞身下马,见胭脂马畔那个身材高挑的鲜卑女郎怀里抱着一个孩儿怔立着,便叫声:“钦钦”

慕容钦忱乍见陈艹 之黑瘦的样子,鼻子一酸,要掉眼泪,却将小仲渝高高举起,说道:“陈郎,这是仲渝,我为你生的”

慕容钦忱说话总是这么直接而热烈,陈艹 之笑意殷殷,伸手道:“仲渝,爹爹抱。”

“夫君当心些,仲渝会乱打人。”慕容钦忱赶紧提醒。

小仲渝愣愣地看着陈艹 之,难道是觉得似曾相识,被陈艹 之双手插在腋下抱起,竟未伸手去打

慕容钦忱见儿子难得这么乖,甚是欢喜,说道:“仲渝,这是爹爹,叫爹爹”又对陈艹 之解释道:“仲渝还小,头发有些黄,长大就好了,会和我一样是黑发。”

五月的阳光下,小仲渝柔软的细发泛着淡金se 泽,虽然不像凤凰儿慕容冲那般灿灿如黄金,但也明显看得出有鲜卑和匈奴的血统,而且那眼眸与其母慕容钦忱一样浅浅幽蓝,衬着婴儿的雪白肌肤,极是可爱。

陈艹 之笑道:“黄毛小儿也很好。”又举着儿子道:“仲渝,叫爹爹。”

小仲渝终于想起要给陌生人一个巴掌,小手一动,就被慕容钦忱捉住,说道:“这是爹爹,不能打。”

陈尚自咸安五年八月父亲陈咸去世后,至今仍在钱唐服丧守孝,而陆葳蕤谢道韫也是长住陈家坞,所以这秦淮畔的宅第就是慕容钦忱母子和婢仆住着,让陈艹 之欣喜的是,他原先规划的东南西北四园现在已建好了东园和南园,这东南二园主要是住宅区,可容三四百人居住,西园和北园是园林,陆葳蕤去年在建康,与婢仆一起动手种下了大量花木,还有些点清缀在花木中亭台楼阁尚在建造

狡兔三窟,一在钱唐,一在建康,还有一个在茫茫海上。

四月二十二,皇帝司马昱在太极殿东堂召见群臣,共议如下大事:立储重修太极殿高官任命以前政皆出桓温,现在皇帝司马昱终于可以当国作主一回了。

司马昱今年五十岁,因长年服散,近来身体也大不如前,最近两年因为忙于应付桓温求九锡求王爵,所以一直未立储君,现在桓温篡位的威胁已解除,继承者桓冲并无野心,皇帝司马昱要考虑立储君了,司马昱为会稽王时,娶王述从妹为妃,生世子道生,道生暴躁无行,以幽废死,另外几个儿子皆早夭,只有李妃生的司马曜司马道子兄弟存活,司马曜今年九岁,司马道子六岁,王彪之谢安等大臣皆云会稽王司马曜聪悟,可为皇太子

太极殿年久失修,群鸟巢焉,不重修太极殿无以显皇家威仪,但国库空虚,难以挪出数千万钱重建此大殿,谢安是主张重建太极殿的,王彪之反对,认为这样是大兴土木侵扰百姓,侍中王坦之建议,停止洛阳的宮室营建,先修太极殿,皇帝司马昱对王坦之这个提议表示赞赏,司马昱不愿迁都洛阳,洛阳距氐秦的军事重镇潼关不过六百里,氐秦未灭,迁都洛阳必受威胁,那样就要倚重军队将领,司马昱不想受制于人,他要留在建康

众议未决,皇帝司马昱便征求陈艹 之的意见,陈艹 之虽然只是四品冀州刺史,并无参知政事的权力,在朝堂侍中常侍面前是说不上话的,但皇帝司马昱信任他,而且陈艹 之是平北将军,都督冀并幽平四州军事,代表的河北四州的势力,在迁都洛阳上当然有话语权

陈艹 之心知皇帝不愿迁都,氐秦未灭,迁都洛阳实在不适合,当初桓温一意要迁都就是为了好让自己的军队完全控制京畿,为其篡位扫平阻碍,陈艹 之赞同王坦之的提议,先修太极殿,再营建洛阳宮室,以建康为南京洛阳为北京

皇帝司马昱对陈艹 之所言很满意,重建太极殿之事遂定,一面传诏司州刺史沈劲,停建洛阳宮室,只重修太庙和陵寝。

在高官任命上,加陈艹 之为三品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陈艹 之原是四品平北将军持节,由平北将军升为前将军,由持节升为使持节,持节是平时可杀无官位的人,战时可杀二千石以下官吏;使持节则是无论平日还是战时皆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吏,而且有了开府仪同三司这一荣誉官衔,陈艹 之就可以开府选吏

早在两年前皇帝司马昱就想委陈艹 之以重任,因忌惮桓温所以不敢封赏委任,现在桓温已故,桓氏虽说气焰大挫,但犹据有荆襄扬州江州并州之地,桓冲虽不是大司马,但都督九州军事,龙亢桓氏依然是凌架于皇权之上的东晋第一大族,司马昱必须扶植陈艹 之来牵制桓氏,而且最为微妙的是,陈艹 之与桓氏和王谢大族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又以侍中王坦之为中书令,中书省自郗超为中书侍郎之后,一直未设中书令,都是中书侍郎超专权,朝中大事皆决于郗超,去年因为桓温封楚王之事,谢安与王坦之曾经一起去拜会郗超,郗超寓所求见者络绎不绝,谢安和王坦之从中午等到傍晚犹未得见,王坦之要愤然离去,谢安劝道:“独不能为性命忍须臾耶”桓温篡位对王谢来说是宗族性命攸关的事,所以谢安才会这么说

现在桓温去世,郗超地位顿时大不如前,王坦之为中书令,就是剥夺了郗超掌管权要颁布政令之权。

因桓温去世,谢石得以升为五兵尚书琅琊王蕴升为丹阳尹太原王坦之为中书令,王谢大族势力得到扩张。

当夜郗超来拜会陈艹 之,对高平郗氏的前景表示悲观,郗超追随桓温多年,与王谢世家矛盾不小,当初桓温在世,不愿郗愔居京口,暗削郗愔兵权,现在桓温去世,高平郗氏的处境似乎更加艰难,反倒是钱唐陈氏这样的后起的士族左右逢源

陈艹 之虽与郗超俬 交甚笃,但也不能保住郗超的地位,只是道:“嘉宾兄居朝中不如意的话,不如外放,做州郡长吏更快意一些。”

郗超一笑:“州刺史何敢望,有一太守足矣,我与王谢不睦,恐太守亦不可得。”

陈艹 之道:“嘉宾兄大才,何职不能胜任,若嘉宾兄不弃,就随我去冀州如何”

郗超虽然觉得以前都是他提携陈艹 之,现在颠倒过来了,颇失颜面,但形势如此,而且陈艹 之也是一个坦诚值得深交的人,便答应了。

第八十二章 痛饮酒读离马蚤

东安寺长老支法寒得知陈艹 之归建康,便从汤山赶来请陈艹 之去东安寺随喜,陈艹 之问他雕版印经之事,自前年六月支法寒得到陈艹 之百金捐助雕版印经已有两年时间,应该有所成就,支法寒却秘而不宣,只是笑道:“陈檀越到了小寺便知。”

因氐秦使臣要来祭拜桓温,陈艹 之必须留在京中与秦使相见,陈艹 之现在不仅都督冀幽并平四州军事,黄河南岸的司州军事也归陈艹 之管辖,与秦境全面接壤,陈艹 之是遏制氐秦的最大屏障

陈艹 之暂不能回钱唐,朝中大事也已议定,颇有余暇,京中名士便频频邀请他参加清谈雅集,但陈艹 之一概谢绝,这让京中的名士大为讶异,陈艹 之是靠玄辩清谈扬名的,当年以一人之力与八州大中正辩难,才惊四座,被时任大司徒的司马昱擢为第二品,钱唐陈氏也由此列籍士族,而且陈艹 之能娶到陈郡谢氏的女郎,也可以说是玄谈之功,当初谢道韫在乌衣巷清谈择婿,南渡世家子弟会聚一堂各逞机锋,若不是陈艹 之舌辩无敌,又如何折服得了那么多的竞争者,可以说陈艹 之得玄辩之功多矣,为何现在却谢绝清谈雅集

便有那好事者猜测,陈艹 之之所以不肯再参加玄谈聚会,是因为自咸安四年支道林圆寂后,陈艹 之认为当世再无人能辨得过他了,这是世无知音伯牙摔琴的用意,陈艹 之视江左名士如无物啊,实在是狂傲

陈艹 之对这些传言置之一笑,四月二十六日带着慕容钦忱和小仲渝前往汤山东安寺,小仲渝自那日慕容钦忱抱着他一起骑马之后,只要出门就再不肯乘车,闹着要骑马,小仲渝这几日与陈艹 之也熟悉亲近了,所以这次去东安寺就由陈艹 之带着他骑马,这小家伙骑在马上就特别快活,笑得合不拢嘴,小嘴里的几颗小奶牙洁白可爱

慕容钦忱戴着帷帽遮着面纱骑着胭脂马,腰肢款段,侧头看着身畔的那对父子,心里的欢喜满满的,再也装不下别的情绪了

三十里路,半日便至,支法寒与两名寺僧在汤山南麓迎候,与陈艹 之等人一起上山,先到佛前参拜,然后支法寒引陈艹 之至衣钵寮小坐,取出一卷经书请陈艹 之观览,陈艹 之一看,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文书体遒美秀挺圆劲古雅,陈艹 之对这种书体很熟悉,这就是谢安的书风,笑道:“法寒长老竟请得安石公为你抄写经文吗”

支法寒神秘道:“请细看,请细看。”

陈艹 之依言细看,这一看就看出奥妙来了,这册经书竟不是毛笔抄写的,而是拓印的,陈艹 之惊叹:“雕版印经竟然如此精致”

这一卷金刚经无论纸张用墨装订都极考究,尤其是那一个个半寸大小的行楷,笔笔精到,难怪陈艹 之乍看以为是谢安亲笔

支法寒得意道:“经文请安石公手书郯溪吴茂先精心镌刻雕版,这第一版金刚经仅制版用时一年零三个月,但因为选取的木材不当,第一版只印了不到一百卷,雕版就破损了。”

陈艹 之问:“所费几何”

支法寒道:“约百万钱。”

陈艹 之心道:“百万钱就印了不到一百册佛经,这成本也太惊人了吧,还不如请人抄书。”说道:“雕版印经本是为了普及,要让一般民众也能读到佛经,不需要太过精致。”

支法寒道:“第一版艰难一些,越到后面越顺利,而且第一版主要是为了赠送给朝野名士,所以制作得格外精致,稍有破损便废弃了,预计第二版可得一千卷金刚经。”

陈艹 之赞许道:“甚好”又问:“资费是否难以为继”

支法寒笑道:“小僧送佛经给那些世家大族,岂有空手而回的道理,佛法经文是至宝,助印经书更是功德无量,小僧送出九九八十一卷金刚经,得钱七百六十万,这些钱全部用于雕版印经,绝不敢挪作他用。”

陈艹 之哈哈大笑,心道:“那些士族豪门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种雕版印刷术带来的书籍普及将会对他们的士族文化优势造成何等巨大的冲击,还慷慨捐钱呢,有趣”

支法寒又请陈艹 之至寺后一个新建的小院参观,但见茅舍十余间,茅舍禸 传出拉锯刨凿之声,有几株粗大的枣木梨木堆放在檐下,小院一角,碎板木屑成小丘

一名年近五旬青衫短袍的工匠走了出来,向支法寒合什施礼,支法寒向陈艹 之引见道:“陈檀越,这位便是郯溪碑刻名匠吴茂先,小僧请他负责雕版之事。”

十年前陈艹 之在上虞东山就见过吴茂先刻的王羲之所书曹娥碑,能在坚硬的青石上表现书法的流丽神韵,几与原书一般无二,含笑道:“吴翁技艺非凡,有吴翁襄助刻经,当然事半功倍。”

支法寒又请陈艹 之进茅舍看匠人雕字制版,有几个少年僧人也跟着吴茂先学雕版,陈艹 之仔细观看仔细询问,对吴茂先道:“一块雕版制成之后,拓印之际若有一字损坏岂非全版尽废,何如单字制作,宛若印章一般,一字损坏即另刻一字替换,可省人力物力,当然,这样的工艺更复杂,需多多尝试,而且所用字体要以隶楷为主,隶楷工整,相对行艹 而言更易制版。”

吴茂先茅塞顿开,对陈艹 之敬服不已。

这时,一位寺僧急急赶来,说陈檀越的随从在孔雀明王殿与人斗殴,陈艹 之和支法寒赶紧赶去孔雀明王殿,只见殿前两个少年士人正与胭脂武士萨奴儿在理论,萨奴儿理都不理他们,只是挥舞着手中的马鞭,叱道:“再敢探头探脑,再吃我一鞭子”

慕容钦忱牵着小仲渝立在一边看热闹,小仲渝握着小拳头喊:“打,打”

陈艹 之走过去问:“怎么回事”

慕容钦忱上前低声道:“我教仲渝礼佛,有个少年人频来窥视,萨奴儿二话不说就抽了那人一鞭子,是以闹将起来。”

支法寒过来道:“陈檀越,这两个少年一个是中书令王文度之子,名王忱,就是挨了一鞭子的那个,另一个是其族侄,丹阳尹王蕴之子王恭,二人年岁相当,同出太原王氏,喜玄谈游玩,流誉一时,与琅琊王珣合称三英。”

陈艹 之知道王忱和王恭,这二人都是世说新语的常客,王恭最喜评点人物,他对祖父王濛极其崇拜,王濛就是那个集市买帽不要钱的美男子,王恭常常向当世名流如谢安王献之等等人问他祖父与支道林比谁高谁下与刘惔比谁更超拔王恭有一句名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马蚤,便可称名士。”就是这个王恭,二十年后来以诛王国宝为名举兵进攻建康,造成江东混乱,天师道的孙泰孙恩也趁机聚众谋叛,当然,现在王恭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俊秀少年

那个挨了萨奴儿一马鞭的王忱是王坦之的第四子,王坦之崇尚儒学,他这个儿子却是以阮籍为偶像,饮酒服散,放浪形骸,有一次他岳丈家有丧事,这个王忱与十来个服散的朋友喝得满脸通红,披发躶 身进入灵堂,绕了三个圈,扬长而去,阮籍有绝妙诗文传世有深邃博大的思想,王忱没有,他只会模仿阮籍忧愤狂傲的行为

王恭和王忱都识得陈艹 之,陈艹 之虽然只比他们年长十来岁,但与他们的父辈王坦之王蕴都是平辈论交,而且声名早著,官位显达,二人便上前见礼,王忱一手捂着脖颈向陈艹 之诉苦,说他只是见陈小郎君可爱,多看了几眼,那红衣婢挥鞭就打,请陈刺史作主,责罚那红衣婢

陈艹 之心道:“钦钦以前是公主之尊,她在佛殿随喜哪容得外人在边上窥看,这个王忱说是看我儿子,肯定还是看我钦钦,这种放荡的所谓名士教训教训也好。”说道:“我知你二人乃是后起之秀,不如这样吧,我与你二人辩难争胜,你二人若能说服我,我就责罚那红衣婢,而且我从此不再谈玄”

王恭王忱是建康玄谈的热衷者,年轻一辈中也的确无人能辩得过他们,早有向号称江左玄辩第一的陈艹 之请教之心,若能辩赢陈艹 之,那岂不是一朝天下扬名

王忱忘了脖颈火辣辣的痛,问:“若我二人辩不赢陈刺史又当如何”

陈艹 之道:“自然也是终生不再谈玄,改弦易辙,专宗儒学。”

现在中原初定,胡族的威胁暂得缓解,若不能宗儒轻玄,那么江东的士风将会愈发奢靡荒唐,魏晋玄风固然使得人性觉醒心智发扬,但一个国家若无礼法约制,那就会上流荒滛民众困苦,最终会走向动荡灭亡,你若是个隐士,那么尽管披发躶 身服散饮酒无妨,但你占据着高官职位,却要每日无事痛饮酒读离马蚤,他事不管,这岂不是祸国殃民

第八十三章 天涯可处无芳艹

昔日范宁范武子与陈艹 之谈及江左风气,说道:“王弼何晏之徒,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词浮说,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于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余俗,至今为患,桀纣纵暴一时,适足以丧身覆国,为后世戒,岂能回百姓之视听哉故吾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患重;自丧之恶小,迷众之罪大也”

陈艹 之对魏晋以来的玄风流弊虽不认为如范宁所说的这么严重,但也觉得上层官吏无所事事服散清谈是一定要纠正的,当年范宁因为痛恨正始玄风,所以对老庄之学下了很大苦功,要驳倒老庄玄学,首先必须对老庄玄学有通透的了解,这叫作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但范宁的地位和声望尚不足以纠正时俗,而陈艹 之现在名声显赫地位高超,又且以玄辩闻名,他现在就想着能匡正江东虚幻浮夸的学风,今日要以玄辩折服王忱王恭将是第一步

王忱王恭虽然都只是十六岁少年,但魏晋人早慧,十六岁已是成年,王弼当年十六岁就已是名动洛都的大名士,所以陈艹 之并没有轻视这二人年少,他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来折服此二人,王忱王恭可以说是士族子弟中的翘楚,在后起之一辈当中很有影响力,后人有诗曰“三五月明临阚泽,百千人众看王恭”,这个王恭很有名气,也是东晋有名的美男子,有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美誉,若能逼得这二人终生不能谈玄,那对江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