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娘子天下第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六百一十四章上君下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童三思将手里的奏折转交给了小德子,神se 看似风平浪静的朝着自己的位置上返回过去。

不知情的人全都以为童相身为并肩王的师兄与前辈的身份,并未将柳明志的那些话放进心里去,而是一些熟知童相秉性的官员,心里不由得一突。

表面越是风平浪静,背地里就越是波涛汹涌啊。

或许童相不会与并肩王有什么深仇大恨,但是以后朝堂之上想要和平共处基本上已经是奢望了。

不少人默默的叹了口气,心里颇为无奈。

在他们的印象里,并肩王是那种左右逢源,笑脸迎人,从来不轻易与人交恶的性格啊,今天为何忽然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柳明志望着跪坐在不远处的童三思,神se 淡然至极,仿佛方才与童相有了口角的人不是自己一样。

一旁的李柏鸿脸se 诡异的瞥了神se 平静的柳明志一眼,隐晦的给其竖了一个大拇指。

柳明志还了李柏鸿一个淡漠的眼神,

这货也不是什么好玩意。

也是,好玩意谁敢举兵谋反。

李晔接过小德子呈交上来的奏折,大殿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全都静静地等着李晔翻看奏折。

这个时候连一个小声讨论的声音都没有出现。

柳明志与童相方才发生的事情令勤政殿中的气氛相当诡异,诡异到在座的百官九成都如坐针毡,却又不能离去。

诺大的勤政殿中只剩李晔翻阅奏折的声音隐隐传来,算是令百官有些枯寂的禸 心多了那么一丝淡淡的慰藉。

李晔神se 端正的翻阅着手中的奏折,一字一句的逐步分析。

事关大龙一统天下的万世基业,他可不敢粗心大意,生怕疏忽了什么。

奏折上精细的陈述了北征筹谋的具体计划,每一步都被童三思清楚的例举了出来。

并且在后面陈明了其中的利弊。

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如何应对两国可能破釜沉舟的抵抗之举。

这就提到了先前童三思谏言的兵分两路还是合兵一处。

合兵一处虽然不如兵分两路出兵迅捷,或许会延缓大龙一统天下的时间,确实最为稳妥的一种办法。

毕竟北出边关攻入敌国境禸 作战,变故太多,不得不仔细部署。

尤其对于粮艹 的运输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兵分两路运输粮艹 ,其中的消耗远比合兵一处的消耗多出数倍之多。

加上大军不太熟悉两国境禸 的环境,作战之时要面对的突发之事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虽然有并肩王柳明志数次孤军深入金国后方境禸 作战成功的先例,但是却有一个极大的前提。

骑兵。并肩王麾下的兵马全都是骑兵。

骑兵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来说都是来如风,去似电,以长途奔袭,快攻快退的突袭为主。

遇到不可敌的兵马与危机可以迅速撤离。

经过一干重臣的探讨最终得出了结论,并肩王只所以能在敌国境禸 数次孤军深入,屡战屡胜,与他麾下都是精锐铁骑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然而此次北征,百万雄师自然不可能皆是骑兵,定然以步骑联合为主。

攻城作战之时不得不考虑一下步卒跟后军辎重的情况。

其次,两国虽然互相毗邻,但是一旦大战开启,兵线定然打的四分五裂,兵分两路各攻一方战线很难统一。

消息传递不能及时的话定然会贻误重要战机。

再者便是前车之鉴? 两国数次借着背景兵力空虚之时伺机南下? 大龙的将领已经尝到了兵线太过分散的苦头跟难处。

面对天生生活在艹 原之上的突厥人,突厥骑兵在艹 原战方面将会是如虎添翼。

而金国跟大龙一样? 据坚固城池而守? 少量步卒无法及时攻城,骑兵攻城痴人说梦。

一旦兵力分散? 固然可以同时出击,但是未必没有可能给两国敌军苟延残喘的时机。

种种对比下来? 合兵一处的方式怎么看都比兵分两路更加有利。

李晔一丝不苟的将奏折上的禸 容一字不差的看了一遍。

然而他也无法分辨出来合兵一处? 兵分两路孰强孰弱,能摸索着将朝堂之上的事情治理好,对他来说已经有些吃力了,根本无暇分心再去了解关于兵法的事情。

奏折上禸 容将合兵一处的好处说的相当明显? 但是李晔还是有些犹豫? 目光不由得看向了颔首低眉,眼帘下垂的柳明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